走进玉米育种实验室 实践新型玉米育种方式   

信息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赴杨凌良科实践队    作者:李冰冰/文 李冰冰/图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22-08-01
 

为了更好地让知识与实践结合,让同学们了解种业科技发展现状,2022年7月末,农学院赴杨凌良科实践队走进了位于杨凌的良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并在这里开展学习调研活动。

首日,来自东北的郭老师在门口热情地迎接实践队,并带领大家换上了实验服。一半人跟着赵师傅进入玉米地进行工作,一半人跟着郭老师进入实验室体验挑胚。

走进实验室,郭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内的各项仪器,并带领大家走进培养室参观了装着玉米胚的培养皿。“首先是授粉,授完粉,一般咱们是15天后进行抠胚,抠完胚之后就是染色……”,郭老师指着架上的培养皿说。她耐心的讲解和亲切的东北口音一下拉进了大家的距离。接着,当实践队的同学们用消毒酒精消完毒后,她领着大家进入了超净实验室。

里面摆着三台超净工作台,可以满足六人同时进行组培工作。在郭老师边讲解边示范之后,我们也戴上了腈纶手套,开始了抠胚体验。

抠胚一共有三个细节:手一出台必消毒,工具用完必加热消毒,停止抠胚必盖盖。要求虽然不多,但在抠胚过程中注意到这三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细节的把控程度决定了培养皿不被污染的程度。一旦消毒工作没做到位,培养皿被杂菌污染,那胚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

抠胚是一个简单重复的工作。用小手术刀切除玉米大部分胚乳,接着用挑刀从玉米粒下方挑出玉米胚,再按一定距离摆放在培养皿中,等到一盒培养皿装满,再开启下一个新的培养皿。郭老师说:“抠胚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情,做这项工作的同时也是在锻炼一个人的心性。”等到实践队的同学们都挑满一盒玉米胚时,时针已经在钟表上走了两大格,今日的实践活动也快要结束,转身看着还在工作台前认真抠胚的老师们,大家的目光比早上刚来时多了很多敬意。面对这样略显枯燥的工作对于我们而言是短时间内的,但对于她们而言却是常态。而这样的工作却只是组培育种的第一步,只是培育一个品种的开始。

走出实验室,与郭老师挥手再见后。望着广阔的玉米地,郭老师的话语还深深印在大家的脑海中。“不要看玉米胚很小,每个胚都是一种可能,一个新品种的可能,一个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案。”郭老师以及整个良科工作人员身上严谨,专业的态度将会激励我们实践队的同学们在未来的农学之路上奋发争先。

习总书记在多次视察工作中强调,“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这个风云诡谲的国际环境中,只有实力才能给予人民百分百的安全感。用少部分的耕地去解决大部分人的吃饭问题,才能解放更多的人力去科研,去创新。粮食作为国家发展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更不能成为制肘民族复兴的短板。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若是探究出玉米种植的捷径,中国粮食产业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一枚小小的玉米胚,从组培到种下到破土到节节升高,它最终的样貌有无数种可能,而这无数种可能中有一种便是育种家寻找的那种。它们带着农科研究人员的汗水和期望被种下,生机勃勃地长大。也许在一般人眼中,这些玉米地与其他玉米地没有什么不同,但研究员知道,大地已将种子的潜能激发完毕,关于粮食问题,每株玉米都结满了答案。

抠完的一盒胚

老师指导技术操作



编辑:张鑫童     终审:陈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