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历科技大学校史校情”团课学子感悟(九)   

信息来源:校团委组织部    作者:植保学院 浏览次数:   发布日期:2019-11-27
 

回顾往日西农,我们曾走过外忧内患的艰难时期,民族兵荒战乱,国内军阀混战,人民水深火热,八百里秦川赤野千里,尸骨遍地。正是在这样的艰难时期,建设西北高校的萌芽顶破干涸的土地,挺起了瘦弱的脊梁。于右任、张继等诸位优秀的有思想有觉悟有担当的人物,站了出来。他们选才谋士,他们筹备人员,他们筹集物资,终于选定教稼故地开始辛勤耕耘。 这所学校从一开始起,便是被寄予厚重希望的。无论是曾为西北第一高楼的三教,还是每一个角度,每一个高度都被细细揣摩、细细思量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奠基碑,亦或是诚朴勇毅校训中的优秀品行,都可以看出这学校是怎被给予厚重的希望,怎么在艰难岁月中撑起自己的担当。譬如通高163厘米的奠基碑,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三正是给予学校能够今以农业充实我民生与国防的期望。

1934年,拥有建校最早、规模最大西北第一高楼--三号教学楼,建立起来了。学校建立之初名师荟萃,青年担当。赵洪璋、于天仁、王光远等诸位先生,以己之力参与学校建设扛起民族重担扛起民族希望。除过他们,我们还有青年人勇敢的扛起祖国的大旗,抗日救亡,尽忠报国。近百名师生或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或赴延安参与红军,赴缅甸参与远征军。一代好儿郎,心有碧血,抛头颅洒热血,战疆场。终于,在1949年5月20日,母校解放。

解放并不能意味着什么。心中的一腔热血、那份担当才是使国家使民族真正解放真正自由的力量。发展学校支援边疆,丰年瑞阳,西农碧蚂,黄绿版图。一代代青年学子,一代代教科人物,以身奉献,言传身教。他们是真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人。作为新一代青年学子,我们要向那些曾经或者现在默默无闻中艰苦奋斗的前辈们一样:勇敢、担当。

植保1902班 汤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