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本次采访对象马科西老师是一位95岁高龄的老党员时,我的心中难免紧张。指导我采访的宣传部杨远远老师的细心叮嘱和鼓励为我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初见马老师,其亲切热情的态度让我很快就不再拘谨。马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他的入党故事娓娓道来。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马老师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令我惊叹不已。
马老师的大哥、二哥都加入了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老师还在上学期间,母亲就多次告诉他红军好,红军是为了全人民谋幸福,建议马老师以后也要加入红军,加入共产党。从小在家庭的熏陶下,马老师就憧憬着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8月12日,18岁还在上学的马老师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相比现在很多人只能记清入党的年月,95岁高龄的马老师仍能脱口而出他入党的具体日期,可见党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马老师入党后接受组织安排继续深造,去了山西上中专学习开源节流,创造经济生产。毕业后回到神木县进行地方政府工作,后被委任负责恢复共青团工作。
在恢复共青团、负责中央团校的工作期间,马老师曾两次见到毛主席,现每每回忆起当时场景仍激动不已。1949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刚刚解放的北平隆重召开,完成了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马老师作为代表出席本次会议,这是马老师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马老师描述当时的场景,几乎所有的代表都站起欢呼,毛主席向他们挥手示意,现场十分热烈。1953年6月份在北京举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马老师再次作为代表出席。这两次会议极大地振奋了马老师的精神,也让马老师受益匪浅,对革命道路更加坚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实施农村合作社的政策时,马老师又投入到走互助合作社的工作中去。“自己织布自己喂猪,自己种地种菜,没有工资。”马老师提起那时的事情,还是记忆犹新。那时候生活艰苦,马老师连续11年没有工资,吃饭穿衣全靠自给自足,作为干部还要领导人民在这种环境下坚持奋斗,助力国家顺利完成建设目标,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马老师在提及这些时,语气中不见一丝一毫的抱怨。马老师还补充道,“我们党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的无私奉献温暖着我,我想这需要我们年轻一代更多地去学习和践行。
后来,马老师被调任为陕西省农科院办公室主任,至1983年离休。在校工作期间,马老师兢兢业业,对同学们的事情热情耐心,严格发扬老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马老师从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经历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一辈子都投身于党的革命事业,一辈子都在为社会主义奋斗,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先辈们对革命信仰的坚持,对党的赤胆忠心。
采访时,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马老师几度哽咽、沉思良久后地对我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几个字马老师说得铿锵有力,完全没有95岁高龄应该的虚弱。
是啊,今日我们衣食无忧、生活安康,底气充足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我们党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无数像马老师一样的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为新中国的事业奉献了一辈子才取得的辉煌,当下的小康生活更是脱贫攻坚战长久努力的成果。
采访结束时,马老师殷切地嘱咐我,年轻人一定要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吃饭问题就是天大的问题,农林学子一定要解决好,多关心农村、农业和农民。
此次采访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也让我认识到信仰的力量,这些都将激励着我坚定心中信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用信仰浇铸的幸福花火,只有浇灌有足够的热量、质量和数量的信仰,它才会沸腾,才会迸射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