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诠释青年“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责任与担当,2021年暑期,我校大学生暑期实践以“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370支实践团队赴陕西、甘肃、宁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科技支农、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等主题实践活动。
各实践团队肩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或深入企业提升专业技能,或围绕大政方针开展实践调研,广大师生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实际行动,将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党建引领促振兴 特色产业助发展
“2021年我国已经进入建党百年的历史新征程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探讨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有效融合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暑期未结束,由人文学院副教授豆书龙,19级学生陈乐婷完成的论文《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高陵实践》,已在人民网旗下的中国资讯、中国农网、中国经济网、农民日报等多个平台刊发。
为进一步总结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有效融合的经验做法,2021年7月29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调研队”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走访了高陵区通远街道、崇皇街道、张卜街道和鹿苑街道四个街办,实地考察调研了11个典型村庄:东张市村、坡吉村、高墙村、绳刘村、何村、江流村、张桥村、仁村、张家村、新建村、庙西村。调研队扎实的调研和深入的理论思考为归纳和梳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高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校团委与研究生院联合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征集包含园林、经管、人文、草业、动医、生命等在内的40项调研选题,鼓励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协同组队,共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升科研训练能力,增强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图1:实践团队在张家村村民家进行访谈
开展企业实践锻炼 提升人 才培养质量
为充分发挥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和学科专业特色,各实践团队围绕学校试验示范基地及野外台站、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考察、调研、体验、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7月10至16日,信息学院利用暑期组建产学研实践队,在院长张宏鸣、党委副书记刘桂玲带领下,37名师生兵分三路,前往江苏、辽宁、山东的学院产学研实践基地和校友企业,开展为期一周的产学研专项实践活动。队员参观了软件园园区、云医院园区,充分了解当今国内外软件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目前软件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通过沉浸式感受、交互式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并与优秀校友进行深入交流,切实将专业思想教育、社会实践育人和朋辈榜样引领紧密结合。
“在走访校友企业的过程中,我最受感动的就是信息人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不忘初心,坚持奋斗,始终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向。”同学们表示:“未来,我们要将建设网络强国的重任坚实的扛在肩上。”
图2:团队参观就业实习基地
深入养殖一线 焕发科技活力
“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实践、一起学习,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发扬学科优势,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做知农爱农、助农扶农的时代新人。”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师生表示。
区域崛起,科教先行,支持西部高校建设是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重要战略安排,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拓宽对口支援工作的参与渠道,提升人 才培养质量,助力科学研究,动医学院连续3年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师生共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8月1日至8日,实践团在青海省绵羊主要养殖地区开展调研,调查当地绵羊养殖现状和主要疫病流行情况,对青海省绵羊养殖进行防疫技术指导,同时采集各类科学实验样品。团队先后走访了青海省乐都县、湟中县、都兰县、贵德县、哇玉乡等地的羊场、散养户及畜牧兽医局,通过养殖管理人员、养殖户及一线兽医的交流,了解当地的疾病流行情况及在防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散养户羊只疾病流行情况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细菌病和病毒病混合感染现象愈发严重等问题,实践团成员提出扩大宣传规模,丰富宣传内容,化被动为主动,共同加入参与式流行病学体系之中等有效建议。此外,同学们还向一线养殖人员宣传肠道益生菌对羊群养殖提供的优势,并采集了走访地区羊群的血样、口拭子及粪便样本,为肠道菌群及疾病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图3:赴青海大学对口支援团队合影
匠心传承酝佳酿 乡村振兴产业行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行业专业调研、科研攻关、科技服务、企业帮扶等活动,将专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创新创业相结合,发挥学科优势,服务社会需求。
7月31日至8月4日,葡萄酒学院山西产区“晋行”调研队赴山西戎子、格瑞特、怡园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业开展调研学习,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交流探访葡萄酒产业一线发展现状,寻觅葡萄酒产业助力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品味黄土地上的“耕心玉露”。
实践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葡萄酒产业对于周边农村和当地农户的生态保护和增收带动作用。位于临汾市乡宁县的戎子酒庄依托“酒庄+农户+合作社”的管理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带领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晋中太谷区怡园酒庄通过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和技术指导,近年来累计为当地葡萄农户增收约1500万元;位于左权县鱻淼酒庄则因地制宜,着力打造“葡萄种植+冰酒酿造+休闲康养”产业链,激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面向下岗职工、残疾人等提供就业位560多个,以农业经营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科研助农的优势在格瑞特酒庄得到充分发挥和示范,由李华教授倡导的“爬地龙”葡萄栽培模式在夏县推广,在有效解决冬季埋土防寒的基础上,每亩节约500元左右的开支,亩收入可达3万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着。
十几年耕耘,从贫瘠黄土到绿野遍地,葡萄酒产业在山西展现出极大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队长吉许榕表示:“作为新一代西农葡酒人,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更应砥砺奋进,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图4:队员们交流探访葡萄酒产业一线发展现状
助力乡村振兴 黄河岸边问国策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黄流域生河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学校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优势,我校连续两年组建经管学院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团队,开展相关调研活动。
实践团队深入黄河流域6省17个县54个镇239个村开展调研,建成涵盖农户、村、乡镇和县域数据的数据库,完成53篇纪实报道、12篇专业调研报告,定期发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年度蓝皮书。在宁夏吴忠市,队员们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考察等方式,探究黄河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为后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滚动调研,持续监测黄河流域水生态状况和生活环境,形成固定观测点和区域长期跟踪数据库。提出因地制宜的环境保护策略,为实现黄流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西农”智慧。设计“因黄河而兴、因黄河而美、因黄河而强”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推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发挥经管“互联网+营销”专业优势,助力黄河流域中卫压砂瓜、中宁枸杞、青铜峡水稻等优质农产品销售,推广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技术,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环境保护宣讲活动,向农户宣传最新环保政策,传播绿色生产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故事为农户描绘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依托黄河发展高质量绿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让村民们过上幸福日子,迈向共同富裕。作为西农学子,将来一定要发挥专业特长,脚踏黄土,服务三农,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浪潮中。”同学们表示。
图5:队员们开展实地走访